1999年從武安師范畢業(yè)后,劉礦魚放棄了留城任教的機會,毅然回到前池小學,并住進了學校。做飯時沒有柴燒,她便到山坡上去拾;吃水得到幾里外的水池里去挑。生活的苦沒有動搖她對教育的追求,她成了前池小學的頂梁柱。除了教好畢業(yè)班,她還主動挑起全校音、體、美等課程。因為她的到來,前池小學一下子變得活躍起來,就連整個小山村都變得生機盎然。
劉礦魚老師用“心”教書,用“智慧”教書。她大膽嘗試各種教學新模式,每節(jié)課都讓學生耳目一新。作為關(guān)防鄉(xiāng)的骨干教師,她多次參加縣教學比武并獲獎。
前池村地處偏遠,為了生計,年輕人全都出門去打工,村里只留下老人與孩子。劉礦魚像媽媽一樣熟悉每一個孩子的情況。生怕忽略了某個孩子,她建立了一份學生成長檔案,把學生的點滴進步都記錄得清清楚楚。她讓村里人人討厭的“野孩子”變得懂事了;給沒人疼的女學生洗臉、梳頭、編辮子,縫衣服、洗襪子……
天有不測風云。2010年1月6日,傍晚放學后,劉礦魚在家做好飯等丈夫回來。到晚上八點多,她等來的卻是一個電話:丈夫開車出車禍,住進了縣醫(yī)院。她放下孩子連夜坐車趕往縣城,在醫(yī)院一個病房挨著一個病房找。最后,在走廊一角,她看到推車上的丈夫,身上已蓋上了白布單。劉礦魚一下子明白了怎么回事,沒來得及喊出來,就昏倒在地上。
醒來后,她捶胸頓足,一次又一次哭得昏了過去。等她徹底醒來,已足足耽誤了半個月課程。她爬起來,洗把臉,進教室,上講臺,決心要把落下的課程全部趕回來。
白天,她全心為學生上課;晚上,冒著雪,到學生家里去補課。前池村散布在高低不平的山坡上,羊腸小道坑坑洼洼。劉礦魚一個學生一個學生地補,東家出來進西家。有一次一腳滑倒,摔得鼻青臉腫,她掙扎起來,再走向下一戶。劉老師夜里補課摔倒的事不脛而走。第二天夜里,她再去補課,所到之處,全都干干凈凈。
上課之余,劉礦魚既要照顧婆婆,還得看護兒子,忙得她跌倒又爬起。早晨五點起床,陪婆婆康復訓練;六點叫兒子起床,然后喂飯;七點半,她用板車拉上婆婆去上班。山路崎嶇,步履艱難,她在前面使勁兒拉,五歲的兒子在后面推,生病的婆婆在車上哭……
生活就是爬大山,一座山還沒有爬過去,下一座山又擺在眼前。劉礦魚身體一向很好的母親,突發(fā)乙型腦炎,昏迷不醒,住進醫(yī)院。劉礦魚白天上課,晚上趕到醫(yī)院,從家到縣城,每天往返100公里。那些天,她吃不好、睡不好,頭發(fā)變白了,一下子憔悴了許多。那年,她才29歲。也是在那一年,全鄉(xiāng)統(tǒng)考,她所教班級的成績穩(wěn)居全鄉(xiāng)第一。
劉礦魚老師來到這所小學已經(jīng)15個年頭。每當新學期開學,她孤身一人來到村口,含著淚,送走一批又一批遠去的孩子;回轉(zhuǎn)頭,用笑臉迎來新的學生。她以不變的情懷在這里守候,多少年來,她所教的每一個班級,都擁有全鄉(xiāng)第一的好成績;400多個孩子,考上了不同的大學,走出了深山。(省文明辦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