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打電話嗎?你是哪個單位的?”
7月2日,湖南懷化市委書記彭國甫在會議上發(fā)現(xiàn)一名參會者正對著手機講話,徑直從發(fā)言區(qū)走過來問道。這名干部不做聲,彭國甫就將他請出會場,并取走其單位牌號交給相關部門處理。湖南經(jīng)視新聞中,彭國甫表情嚴肅、行動迅速。
參會時將手機調成靜音或關機,是基本的會議規(guī)范。但現(xiàn)實中卻屢屢有人“犯忌”,給領導“即興發(fā)揮”空間的同時,自己也有“不能承受之重”。不過,領導如何合情合理地處理開會接電話者,也引起了爭議。
接個電話,丟了“烏紗”
廉政瞭望記者發(fā)現(xiàn),目前曝出的官員在會場打電話事件中,不少依靠領導的“千里眼、順風耳”。
“領導在主席臺上,如果會議規(guī)模不大,下面人的一舉一動都容易看清。”在某縣擔任處級領導的唐穎說。
各級紀委人員組成的“會風監(jiān)督員”等也發(fā)揮了作用。新疆奎屯市等地在會場引入“電子眼”,“能基本遏制接打手機”。昆明還曾將“跟拍”運用到市委工作會后的觀摩中,返回途中就用“流動廣播”批評了一名觀摩時打電話的干部。
參會時接電話,究竟犯了什么錯?后果會有多嚴重?
唐穎表示,此類行為雖看似情節(jié)輕微,但擾亂了會議紀律;即使是出門接電話,也會影響秩序。其實更讓領導不爽的是,當他們正襟危坐講話時,一些手機鈴聲不合時宜地突然出現(xiàn),消解了會議的嚴肅,影響自己的權威。
鄭州市上街區(qū)原區(qū)長朱是西想必深有同感。他曾表示:“有的手機鈴聲還嗲聲嗲氣的,有人聽了哄然大笑,搞得會場非常混亂。這種現(xiàn)象不治怎么能行?”
治亂首先要建章立制。唐穎任職的縣2012年底出臺《關于進一步嚴肅會風會紀的通知》,明確提到,不準在會場內接打電話,違者將受到通報批評、取消年度評優(yōu)資格等處罰。
記者了解到,各地類似規(guī)定通常以通知形式發(fā)布。而通報批評、取消評優(yōu)、扣減績效分值等,也是頗為常見的懲罰措施。今年4月,重慶石柱縣城鄉(xiāng)建委黨委書記周洪在會場接打電話。除了上述懲罰措施外,還被責令向縣政府寫出深刻的書面檢討。
不過,西部某縣縣委辦一名工作人員也坦承,在當?shù)剡`反會風會紀的通報中,因打電話被點名的并不多。“遇上這事,領導提醒后改了就算了。通報中也沒點名,僅是泛泛而談。”
還有比通報更“強硬”的。廉政瞭望記者獲悉,湖南某縣1年前開始實行“打電話被發(fā)現(xiàn)者罰站”,效果很明顯,“參會的都是領導,丟不起自己和單位的臉。”不過,該規(guī)定卻因“是否侵犯干部尊嚴”受到爭議。此前,有其它縣實行“開會打手機一律收繳”,也引起爭議。
同樣引起爭議的還有2008年4月,鄭州市上街區(qū)規(guī)定“開會期間,電話鈴響一次罰200元,接打電話一次罰500元”,就被一些公務員及律師指責為“以罰代管”,“太隨意了”甚至“涉嫌違法”。官方連忙澄清,區(qū)政府制定規(guī)章不違法,只是為了改會風,孰料又引起“罰款去向”的質疑。官方稱,將把這些錢捐給貧困學校。
上街區(qū)新規(guī)出臺不久,就有1名干部因電話鈴響被罰款200元。讓人意外的是,區(qū)長朱是西也因前一個會開晚了導致后一個會遲到15分鐘,被認定為“曠會”,被罰500元。當?shù)赜浾唠S后探訪發(fā)現(xiàn),此方法盡管爭議不小,但收效的確明顯。
不言而喻,開會時,下屬打電話被領導發(fā)現(xiàn)并過問的話,很可能對個人前途產(chǎn)生影響。
唐穎還見過更厲害的“會場發(fā)飆”。那是一名剛履新的縣級一把手,兩次強調會議紀律后,有人的手機又響起來。該一把手拍桌而起:“誰的電話?”無人敢承認。一把手立即讓工作人員封鎖會場,將所有參會官員的手機收走,查“未接來電”,最終將目標鎖定在一個中學校長身上。此外,所有此前接打過電話的官員也被查出。
這名中學校長被通報批評后,被安排上電視道歉,有群眾看到后到縣紀委舉報,紀委查出了他涉嫌違紀,很快被免職。
什么會上打電話易“中槍”?
多名官員告訴廉政瞭望記者,八項規(guī)定出臺前,參會者在會場打電話是常有的事。領導在會場做何反應,與其職務、個性特點、當時心情、會議內容等相關,是下屬們饒有興趣的觀察點。
2007年4月,烏魯木齊召開文物普查小組總結會,會上,參會的副市長李光輝突然打斷市文化局黨組書記王曉燕的講話,大聲問:“下面誰在打電話?開會時請把手機關掉!”臺下一時鴉雀無聲。
不料,告誡未能奏效。“誰的手機?怎么又響起來了?”“這樣的態(tài)度,我們的文普工作和保護文化遺產(chǎn)工作怎么能做好?”在接下來的講話中,參會者的手機竟3次響起,李光輝只好一次次中斷講話痛批。
上述參會者的“猖狂”著實讓人生氣。在其他地方,還有人敢在紀委書記眼皮下“犯事”。當然,受到的批評也更嚴厲。
2010年3月,廣東省江門市召開重點崗位廉政勤政建設培訓會,輪到市紀委書記周偉萬講話時,被認為“溫厚敦實”的他,卻撇開講稿發(fā)了脾氣。
“本來這個培訓班要在市委、市政府禮堂(可屏蔽手機信號)舉辦,但人數(shù)多,轉到供電局大禮堂開。就在通報問責案例時,你們還在打電話,這像什么話!”周偉萬還拍胸脯表態(tài),“你們如果見到我在會場上接電話,可以投訴我!”
周偉萬發(fā)脾氣時,在場記者注意到,一名參訓學員來了電話,邊上的學員趕緊示意他不要接。周說完后,會場秩序井然。
不過,紀委書記也有被“抓現(xiàn)行”的時候。2007年2月,列席廣西北海市紀委會議的北海水文工程礦產(chǎn)地質勘察設計院紀委書記溫某,在會上連續(xù)兩次接聽手機,就被時任市委書記溫卡華當場嚴批。
哪些領導較易在會場上批評接電話者?廉政瞭望記者梳理10起公開報道事件發(fā)現(xiàn),按職務劃分,排名前三的是黨委一把手、政府一把手、紀委書記。這其中,又以剛履新的領導為多。他們均為參會者中級別最高者,發(fā)火目的主要是立威、剎風。
按場合看,領導更易在黨建、紀檢及當?shù)仉A段性工作會議上“發(fā)飆”。“尤其是作風建設等活動的動員會,要千萬小心,保不齊就被抓了典型。”唐穎說。
前不久引起熱議的懷化市委書記彭國甫,就是在民主生活會通報會上“發(fā)飆”,此時距他履新不到1個月,與上述結論較為吻合。
“官威”壓人還是以理服人
黨和政府下大力氣整治“會場上接電話”等影響會風的不良行為,讓人稱道。但一些個案中,媒體和公眾對處理此類行為的具體方法,仍不乏商榷之聲。
“正因為如何處理這種行為存在裁量空間,對領導的智慧才是一種考驗。”專家指出。
一些網(wǎng)友認為,對在會場上打電話影響秩序的,領導可以當場批評,進行借勢提醒并按規(guī)定處理。但對打電話的干部罰站、罰款,在法律上找不到合理依據(jù);要求所有與會者上交手機、封鎖會場,親自將其“揪出”等行為,也似有濫用權力、越俎代庖之嫌。
“比如剛來的廳局一把手對開會打電話的科員大發(fā)雷霆,盡管批評是必要的,局長‘殺雞儆猴’的心情也可以理解。但批評過頭,不一定能引起大家重視,樹立個人威信。人們反而可能認為,這名局長涉嫌以勢欺人。”上述專家表示,一把手亟需樹立法治觀念和規(guī)則意識,按程序和規(guī)則辦事。
有網(wǎng)友還提出疑問:“如果打電話的干部確有要事怎么辦?”上述縣級官員唐穎告訴記者,近年他到市上開會時,都把手機調成靜音。來電等會議結束后再看。如果當天有急事,從“來電顯示”獲知對方身份后,也要到外面接聽。而市領導的手機,開會時都是由辦公廳秘書保管。
“我是你們的頂頭上司,在這里我最大,有什么事比我召集你們開會更重要?”唐穎轉述了自己親歷的一次會場上,縣委書記對一名打電話的局長發(fā)飆的原話。該縣委書記還把局長的手機扔到了垃圾桶里。
近年來,特別是八項規(guī)定實施以來,會風的改善促進了“會場打電話”現(xiàn)象的好轉。
“以前開個會兩三個小時,難免擔心工作上有人找?,F(xiàn)在開短會,這種擔心少得多。”唐穎說。
“說起來,比起下屬在會上打電話,個別領導似乎更無顧忌。”幾年前唐穎參加一個大會,領導正講話,忽然,“親愛的,你慢慢飛……”《兩只蝴蝶》的曲調透過擴音器傳來。要命的是,領導忘了避開麥克風,“開會呢!你等著,過兩天找你單搞。”領導聲音爽朗大氣,下面的人忍俊不禁。不過掛斷電話,領導又恢復了平常神態(tài)。
“他是參會的最高領導,誰來監(jiān)督他呢?”唐穎自言自語道。
■女嬰就是在這個雨棚上被居民發(fā)現(xiàn),街坊懷疑孩子父母不是小區(qū)里的住戶。新快報記者 李辰曦 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