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師范大學教授、民俗學家蕭放表示,在中國眾多傳統(tǒng)節(jié)日中,元宵節(jié)稍顯另類,主要娛樂項目都在夜間舉行,這與“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農耕習俗恰恰相反,平時“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未婚女性有機會走出家門,也多了與情人邂逅的機會。
新加坡國立大學文理學院中國籍學者賀晏然告訴記者,中國古代留下了大量描寫青年男女在元宵之夜相戀、相思的詩詞。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北宋文豪歐陽修,曾留下“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的名句。豪放派詞人辛棄疾寫到元宵夜時,筆觸也變得纖細柔和:“鳳簫聲動,玉壺光轉”的喧鬧過后,“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據(jù)北京大學中文系副教授陳連山研究,在古代,元宵節(jié)同時也有“求子”即祈求生育的習俗,原因之一是花燈的“燈”諧音“丁”,即子嗣。而在有些地區(qū),作為食物的元宵也被賦予了“求子”的象征意義,婦女甚至通過觀察煮元宵時的火候來占卜生育。
隨著生活方式的變遷,元宵節(jié)原有的“情人節(jié)”“求子節(jié)”等特征逐漸淡去,但人們對婚姻幸福、家庭美滿的期待卻沒有改變。
“在現(xiàn)代社會,我們比以往更需要、更渴望家庭的溫情,元宵節(jié)滿足了千千萬萬家庭追求團圓、追求美滿的心理訴求,這大概正是元宵節(jié)長盛不衰、歷久彌新的原因吧。”賀晏然說。返回邯鄲之窗首頁>>
為了解決社區(qū)居民的心理問題,邯鄲市叢臺區(qū)叢西街道王莊社區(qū)專門設立心理咨詢室。在這里,社區(qū)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