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日,來自河北省邯鄲市邱縣的劉延平為北京某醫(yī)院的一名16歲白血病患者捐獻造血干細胞,他是河北省第260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
47歲的劉延平在2006年6月6日的一次獻血中留取血樣,成為一名造血干細胞志愿者。時隔9年,當2015年7月23日接到配型成功電話時,他的心情非常激動。
劉延平說,他已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捐獻前的一切工作,想到一個生命是由他一點付出而生根發(fā)芽,心中就無比快樂。他希望更多的人能加入到志愿者的隊伍,共同攜手去拯救更多人的生命。
此次陪同劉延平前來捐獻的除了家人還有河北省邱縣紅十字會的工作人員閆華。據(jù)她介紹,劉延平是邯鄲市的第73例捐獻者,邱縣的第4例,前3例捐獻者都是醫(yī)務工作者。
閆華說,她在2007年就成為了一名造血干細胞志愿者,現(xiàn)在的等待也是一種幸福,“大家真的就是舉手之勞,用自己的力量去給那些患者一次重生的機會。”
2003年1月27日,中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管理中心批準河北省建立河北分庫,同年8月18日,召開新聞發(fā)布會宣布該省分庫正式成立,主要負責河北省內(nèi)造血干細胞捐獻知識普及宣傳、志愿者動員、登記、血樣采集,HLA分型檢測、數(shù)據(jù)上傳和捐獻者服務等工作。截至目前,河北省已有260例造血干細胞捐獻。此外,該省有10例境外捐獻,涉及美國、韓國、加拿大等國家。
在采訪中,中華骨髓庫河北分庫的工作人員宋麗娟向記者透露,在2003年建庫當年的志愿者是1400余名,現(xiàn)在的志愿者已突破12萬人。2014年成功捐獻的志愿者為41例,今年已超過去年的人數(shù)。
面對日益增多的數(shù)字,宋麗娟表示,隨著骨髓捐獻技術不斷提升,以及民眾對這方面的深入了解,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接受造血干細胞捐獻,人們已逐漸走出捐獻造血干細胞就是抽骨髓的誤區(qū)。
在劉延平采集的過程中,宋麗娟送上了鮮花與榮譽證書,這是每次有志愿者捐贈時她所要做的,她對捐獻者與他的家屬說了一句話,“不會因為挽救一個人的生命而去傷害另一個人的身體,請安心。”(完)